在线报名
课程设置CURRICULUM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联系k1体育 CONTACT US
手机:
18888889999
电话:
0898-66889888
邮箱:
http://rhachina.com
地址:
http://rhachina.com
外交团队
你的位置: 首页 > 外交团队
夯实教育的中坚力量k1体育3915娱乐
2024-01-12 14:29:27 点击量:

  19岁的徐蕾,在几所一流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中选择了后者。她说,打小的梦想就是当老师,完成本硕连读后更能从容地走上教师岗位。

  54岁的朱永春,评上了浙江省特级教师。他说,在农村初中当了24年班主任,工作很平凡,但教了一批批学生就如同为国家栽下一棵棵幼苗。

  60岁的郑伟君,被选聘为银龄讲学教师。他说,刚退休又继续站上讲台,愿意为海岛教育尽心尽力、发光发热。

  2022年,他们经历了教师职业生涯不同的节点,也享受着浙江教师队伍建设所给予的政策红利。十年来,浙江从教师的全生命周期、全素养维度出发,在投入、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让教师有所兴、有所得,交出了一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浙江答卷”。

  “十三五”期间,浙江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专业“三位一体”招生占到招生总数的85%,个别拳头专业实现了100%。“三位一体”是以高考成绩60%、面试25%、学业水平测试15%的比例,形成综合分数。在面试分中,“师德师风”是考察的重点。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担任过多年的考官,从“为什么选择教师职业”等问题,到考生的即席演讲、特长展示等环节中,能看出对方的教育亲和力、学生观等潜在素养。“有的考生学科成绩拔尖,但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学生的不耐烦,对教育有抱怨等情绪,面试就较难过关。”

  选拔乐教、适教的苗子,决定了未来培养的质量和高度。据该校统计,“三位一体”录取学生在专业认同等方面,整体优于“裸考生”。

  在入口关严把师德师风,把好了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关口。目前,浙江设置师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共21所,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立德铸魂也是贯穿始终。

  “国旗下·青年说”是浙师大学生中美誉度非常高的一项活动。无论严冬酷暑,每周一清晨7:00,在飘扬的国旗下,青年师生们相聚在一起,结合主题、专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杭州师范大学推出了系列美育课程,规定师范生必须修读4学分,以此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文化涵养。

  站上三尺讲台后,浙江对师德教育也是紧抓不懈。2021年,该省启动了“示范引领”“规范践行”“警示宣教”三大师德工程。“示范引领”深入挖掘宣传各类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讲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故事,打造优秀教师典型案例集群。“规范践行”将师德师风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日常培训必修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涵养活动,开设师德师风网络专题培训课程。“警示宣教”则梳理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反面警示案例清单,定期开展师德警示教育,建立违规教师处理结果记录和信息共享制度。

  十年来,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要义”正日渐凸显。教师在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时,师德师风是不容逾越的底线多名违规教师参加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的资格。同时,浙江构建了省市县乡校五级教师表彰体系,每年有6万多名有口皆碑的好老师登上了领奖台。

  “在强师德、铸师魂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学校的党建工作,让党员教师作出表率和引领。”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疏说。

  2013年起,浙江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每年进行一次,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交替进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有关部门和省党代会的代表进行现场实名测评。2018年起,浙江又在全国率先探索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并于今年全面推行。浙江省教育厅党委认为,党组织和党员履行使命担当,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和教育治理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浙江中小学校开学复课率达98.23%,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两年前,闻杨报考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化学+生物科学”本硕衔接试验班专业。该专业意在培养能够胜任双学科教学的复合型高中教师。目前全国共有4所高校为试点单位,浙师大和杭师大位列其中。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乔儒介绍,复硕培养试点覆盖了化学专业和生物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师范技能培育,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分别安排了一个学期和一个学年的定岗实习,按照校内外的双导师配置和“卓越教师计划”进行生源培养。

  “复合型专业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双学科融合思维与能力。”进入大学后,闻杨加入了化学方向的实验室,参加了生物方向的创新创业大赛,同时担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据浙师大跟踪调查显示,“复硕试点”招录的学生后劲十足,学分绩点等方面成绩高。

  专业紧跟需求走,是浙江师范类专业改革的逻辑起点。在国家和省一流学科培育中,浙江师范专业入围比例与总体比例结构保持匹配,师范生生均拨款系数提高至1.25,每年安排2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教师教育改革。截至目前,4个项目入选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46个师范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还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师范生的实习阶段精心打磨,为他们今后站上讲台储备经验。”周跃良介绍说。

  据了解,浙江已认定1300余所教师发展学校,在场地、师资、实践课程、评价等方面有一整套标准的要求。接收的师范类学生在教育实践期间涵盖见习、实习、研习3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分教学、班级管理和教研3项任务。“三习”总时间不少于18周,实习生授课数不少于12节,听课不少于20节,至少主持开展1次主题班会或者教科研活动。

  工作一年后,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数学教师朱勰盈遇到了难题:低段的非纸笔测评该如何实施?登录“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朱勰盈欣喜地找到了答案。培训期间,朱勰盈弄清楚了什么是非纸笔测评,如何设计测评量表、使用模型进行评价等。最终,她将学习成果写成了教学案例,还在区里拿了奖。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浙江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在2016年启幕。5年360个学时,采用分层分类培训学分制。全省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发展体系,按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和中小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落实培训经费,每年中小学教师自主选学培训达160万人次。同时,成立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质量监控中心,开展实时、常态化质量监控,以提高培训质量。

  马微婵原先是嵊州市城南小学的教师,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20多年。2012年她评上了高级教师,因为学校的岗位有限,所以一直没有被聘上高级岗。2016年,嵊州在浙江率先试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马微婵成功竞聘到了百年老校——嵊州市鹿山小学。时至今日,她仍感怀于当时的选择。

  嵊州的试点成功,迅速在全省推广。2019年浙江实现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地域、学段和教师全覆盖,赋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更充分的编制和岗位统筹权限,打破了校长教师跨校交流障碍。每年跨校交流中小学校长教师稳定在1.5万名,优质师资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在去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蔡菊琴获一等奖。她兴奋地告诉记者,仅凭这一项成绩,在晋升职称时,学校就能认定她的“教育科研”是最高的“A”等。和她一样兴奋的是校长於芳,自从市里下放了教师职称评审权后,学校淡化学历资历,突出德行、业绩和能力导向。“现在不用学校动员,报名参加教学比赛的教师已呈逐年增长趋势。”於芳说。

  浙江的人权、事权下放呈“小步快跑”的节奏。2016年,高校职称自主评聘全覆盖,实行了职称能上能下。2018年,30所中小学校试点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改革。2020年实现高中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全覆盖,400多所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一级教师(中级)及以下职称的自主评聘。

  这“一管一放”,让办学、教学的活力充分释放。近5年,浙江累计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的教师30万人次,1300多名教师从教辅岗位竞聘到教学一线,超万名教师从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交流到村校。

  今年,浙江师范大学所有师范类专业,投档分远高于省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学师范、当老师,正成为青年学子追逐的热门。

  出台更具操作性的义务教育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计算比较口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全省90个县市区均实现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其他学段教师同步得到有效保障。

  连续两次提高高级岗位比例,目前全省中小学正高级岗位比例2%,高级岗位比例幼儿园10%、小学15%、初中35%、高中42%,允许各地打通使用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比例。

  为教师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档案,持续开发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切实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

  余姚市常年开展教师家庭大家访,校领导要走访每一名教师家庭,听取教师的现实诉求,为其工作生活排忧解难。

  江山市成立“天使爱心团”,成员是40多名在杭州的江山籍名医。在江山工作的教师如果遇到疑难杂症需要到杭州治疗,教育局就联系爱心团安排就医快速通道。

  海宁市在中小学建设“暖心小站”,通过女性健康公益讲座、温暖家庭文化沙龙等主题活动,打造集会、站、家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真切的获得感,赋予了教师更加鲜活的职业体验,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夯实了中坚力量。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宏芳表示,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浙江将对标中央赋予的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打造卓越教师队伍,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